很多患者來醫(yī)院做手術,除了要做手術解除本身疾病外,還合并有高血壓,有時在麻醉手術前不知怎么辦才好,現在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高血壓患者做全麻手術前要關注哪些問題:
術前準備
1. 血壓控制:在手術前,高血壓患者需要將血壓控制在穩(wěn)定的范圍內。這通常通過藥物治療來實現,據作用機制將抗高血壓藥物分為兩類,第一類為抑制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藥物β受體阻滯劑服用至手術日早晨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,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手術當天停用,術后盡早服藥。第二類為利尿藥和血管擴張劑(鈣離子拮抗劑),服用至當天早晨。
2. 病史告知:患者應該詳細告知醫(yī)生自己的高血壓病史、用藥情況以及是否有其他相關疾病。這有助于醫(yī)生評估手術的風險,并制定個性化的麻醉和手術方案。術前血壓升高是否推遲手術:合并器官功能損害的2級高血壓或3級高血壓行擇期手術,建議推遲手術,行系統性抗高血壓治療。
3. 心理調適:高血壓患者在手術前往往會感到緊張和焦慮,這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。因此,患者需要通過放松技巧,如深呼吸、冥想或漸進性肌肉松弛來緩解緊張情緒。
4. 禁食禁飲:根據手術的具體要求,患者可能需要在手術前6-8H時間內禁食禁飲,以減少手術期間發(fā)生嘔吐和誤吸的風險。
手術風險
高血壓患者在進行全麻手術時,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心臟風險、腦部風險、呼吸系統風險、腎功能不全風險等。
1. 心臟風險:高血壓患者心臟負荷較大,全麻手術過程可能會增加心臟負荷,從而增加心臟并發(fā)癥的概率,如心肌梗死、心律失常等。有心肌梗死史,六個月內不宜行擇期手術。
2. 腦部風險:高血壓患者腦部負荷也較大,全麻手術過程中可能發(fā)生腦供血不足,導致腦出血、腦缺血等神經系統并發(fā)癥。3個月內有腦血管意外者,避免擇期手術。
3. 呼吸系統風險:全麻過程中,高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、氧飽和度降低等呼吸系統并發(fā)癥。處于呼吸系統疾病急性期的患者最好不要做擇期手術,最好在呼吸系統疾病治愈一周后施行。
4.高血壓引起的腎功能不全:血肌酐有輕微升高也會明顯增加心血管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病率。腎小球濾過率<60ml/min發(fā)生心血管并發(fā)癥的危險性也明顯增加。
麻醉管理
1. 麻醉藥物選擇:醫(yī)生在選擇麻醉藥物時,需要充分考慮高血壓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對血壓影響較小的藥物,如依托咪酯,備好麻醉升壓藥物,如去甲腎上腺素。
2. 血壓監(jiān)測:在麻醉期間,需要密切監(jiān)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化,及時預判麻醉藥物和手術刺激對血壓的影響,并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。
3. 循環(huán)監(jiān)測:對高血壓患者要加強循環(huán)系統的監(jiān)測,有些人可能通過有創(chuàng)的動脈置管直接進行動脈測壓,以確保手術過程中的安全。
術后恢復
1. 血壓監(jiān)測與用藥調整: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,并根據血壓情況及時調整用藥,保持血壓穩(wěn)定。
2. 呼吸道管理:高血壓患者麻醉術后容易出現呼吸道并發(fā)癥,如舌后墜、喉痙攣等。因此,需要保持呼吸道通暢,如有異常及時處理。
3. 疼痛管理:高血壓患者術后容易出現疼痛,導致血壓波動。因此,應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選擇合適的鎮(zhèn)痛藥物,并密切觀察藥物副作用。
4. 營養(yǎng)支持:術后應根據患者的營養(yǎng)狀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,保證充足的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攝入,促進傷口愈合。
5. 早期活動:在患者體力允許的情況下,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,進行適當的鍛煉,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和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。
綜上所述,高血壓患者在進行全麻手術時,需要充分關注術前準備、手術風險、麻醉管理以及術后恢復等方面的問題。通過醫(yī)生的精心治療和患者的積極配合,可以確保手術的安全和順利進行。